2025第十二届“舞动广西·壮美青秀”暨首届“艺美广西·浸润芳华”舞蹈展演
2025-05-30 17:36  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

 

活动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推进美育浸润行动,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是父母关注的重点,也是强国筑梦发展的根基;促进广大少年儿童做个积极向上的青少年,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培养才艺兴趣,挑战舞台,树立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美中国》栏目组联合南宁市青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启动2025第十二届“舞动广西·壮美青秀”暨首届“艺美广西·浸润芳华”舞蹈展演活动,展现新时代青少年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办单位

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美中国》栏目组

南宁市青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

2025“舞动广西·壮美青秀”暨“艺美广西·浸润芳华”舞蹈展演组委会

 

协办单位

广西艺术学校

各相关艺术培训单位

 

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美中国》栏目组

     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隶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唯一面对青少年儿童教育领域开办的数字媒体。内容涵盖教育、科技、动漫、青少年儿童才艺展演、综艺、教育名家访谈、母婴健康等。《艺美中国》是由中学生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青少年综合类电视栏目,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文艺盛宴。

 

舞动广西·壮美青秀

     舞动广西•壮美青秀”舞蹈展演:“舞动广西•壮美青秀”系列舞蹈展演是最初由南宁市青秀区宣传部发起,青秀区文联、南宁市舞蹈家协会主办,青秀区舞蹈家协会承办的一项全区性的舞蹈活动,选手从4岁-60岁(少儿,青年,中老年年龄段全覆盖),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发掘人才、创作作品,至2024年已历时11届,引领了广西区内一大批舞者追随,得到众多舞蹈培训机构、学校、高校和社会的支持和拥护,推动了我市舞蹈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倡导“快乐、健康、科学、人文”的舞蹈教育为理念,为舞蹈美育教育的普及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整个广西最具影响力、深入人心的舞蹈展示交流平台之一。

 

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

     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是在青秀区党委政府领导及城区文联的指导下,由社会各界舞蹈艺术家和舞蹈爱好者,自愿组成的专业性文艺团体,以成为新时代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的文艺工作组织为信仰,是连接区内外舞蹈艺术团体的纽带,目前协会有国家级舞蹈艺术家5人、广西级的舞蹈艺术家10余人,退役文艺军人、舞蹈老师以及基层单位文艺工作者200余人、会员单位80多家。协会扎根基层,为人民创作优秀节目,配合党委政府用文艺服务人民群众,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协会以“联络、协调、服务”为职能,组织舞蹈及艺术教育培训,开展艺术交流、演出、创作采风、成果展演、志愿服务、权益保护、演出服装及舞台道具设计制作等各项工作。

 

展演时间和地点

广西南宁

展演时间:2025年7月30日——8月1日

报名阶段:5月20日——7月15日

地点:广西艺术学校

上海

展演时间、地点、研学旅行:

①时间:2025年8月(暂定)

②地点:上海戏剧学院,舞蹈艺术界最高殿堂,舞蹈界大师级艺术家点评、指导。

 

 

历届评委导师团队

张小春——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广西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广西舞蹈家协会第七、八届主席团主席、曾任2013 -2017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7-2022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专业分委员会专家,2023-2028广西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顾问。

 

蒋玲——教授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主要承担中国古典舞、身韵、艺术实践、师资培训等课程,主持完成省部级和校级课题研究多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编,分别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特别是连续三届获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王学青——副研究员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原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副研究员。

 

刘芳——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教学名师,舞蹈学院教授(三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标舞系创始人,广西教育厅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中国文化部桃李杯专家委员会委员,园丁奖获得者;广西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国标舞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张占敏——工程师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原舞蹈理论研究室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广西青秀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民族舞蹈、舞蹈表演理论。

 

李海革——副教授

     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艺术类统考专家库舞蹈类评委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舞蹈类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南宁市兴宁区舞蹈家协会顾问,从事舞蹈教育三十余年,专注舞蹈教学法研究,广西非遗传统舞蹈文化挖掘及传播。

 

闫桂元——副教授

     曾任广西歌舞团主要演员,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广西少儿音乐学会副会长,南宁师范学院师院学院副教授。

 

朱健——二级演员

     国家二级演员,原广西歌舞剧院主要演员,曾主演《草原儿女》、《骆越神韵》等大型舞剧,曾代表国家参加欧亚非等十国文化艺术交流演出。

 

李飞锐——副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一流课程负责人;广西少数民族舞蹈与东南亚舞蹈研究专家,被东南亚舞蹈界誉为“灵动的中国孔雀”,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理事,东盟青年艺术联合会(舞蹈)主席团成员。

 

陈晔——副教授

     中国舞表演与教育方向,就职于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舞蹈专业学科带头人,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南宁市青秀区舞蹈家协会理事。

 

罗宇婷——副教授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高级教师,广西艺术学校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中级双师型教师。

 

龚娟——副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主任;广西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舞蹈评审专家,指导作品《吉宇鸟》、《不能忘却的记忆》、等作品在省部级赛事里获得各种奖项,教学科研经验丰富,主持科研、教改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行业论文12篇。

 

邓琳琳——讲师

     中共党员,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从是舞蹈教育30年,主要担任舞蹈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具备多年教学经验,能科学有效的因材施教,理论、实践相结合。历年在不同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项课题,并多次指导学生参赛获奖,代表作品有《战斗鸭》《花样年华》《水韵》等。

 

郭磊——艺术团团长

     毕业上海戏剧学院,国家3级演员。现任亚中教育集团桂声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团,团长。

 

胡晓曦——讲师

     舞蹈学博士,现任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现代舞系系主任。广西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受邀担任由广西舞协主办的“广西舞蹈人才创作表演培训课程”讲座专家。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一项,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课题一项;创作作品《倚》获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指导作品《卡门之“她”》、《Is it him or him》荣获新加坡国际舞蹈比赛编导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黄镜霏——舞蹈教务主任

     中共党员、现任亚中教育集团南宁市南山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专业教务主任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华舞蹈文化促进协会会员

 

贾燕——中级/讲师

     中共党员,就职于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曾参加中央领导慰问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文艺晚会等;参加建党100周年大型史诗《伟大征程》等多项国家级重大演出任务;编创指导作品荣获广西第六届、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指导多个作品荣获“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最佳作品奖、优秀作品奖;编创作品入围第十一、十二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中南六省“十佳领军人物”编导金奖荣誉称号。

 

金善庆——二级编导(副高职)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国家二级编导 南宁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李珍姬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专业,现任教于南宁创艺艺术职业学校,担任艺术部主任一职,教授课程有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剧目等。是广西点典走廊现代舞团的一名舞者,受邀赴广州,北京,香港等地进行现代舞周展演交流演出。

 

彭柳——讲师

     广西青秀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北部湾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教师

 

苏姗——讲师

     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讲师,广西高校曲艺研究会理事,广西大学生戏剧节特聘指导专家

 

覃福邦——国家二级编导

     广西艺术学校,兼南宁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编导,全国专业舞蹈大赛主要代表作:山娃仔、糯玉香、出嫁歌、金鼓银蛙、嫁衣、节节高、长鼓悠悠、上灯台等

 

郑华——二级演员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舞蹈编导。

 

 

活动内容

(一)参演对象:本次展演不受学历、户籍限制,专业艺术院校、艺术团体大、中、小学、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街道、社区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均可报名参演。

(二)展演会根据年龄、舞种、单个节目人数设置展演专场

1.舞种分类:  

①中国舞类:(古典舞、中民族舞、民间舞、现/当代舞);

②国际标准舞剧目类;

③街舞爵士舞类;

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舞蹈类(东方舞、印度舞、东南亚舞、芭蕾舞等);

2.单个节目参与人数分类:

①1-3人单双三;

②4-7人小群舞;

③8人或以上大群舞。群舞如出现不同年龄段选手,划为占人数多的年龄段组,例如(幼儿组4人,少儿组3人,少年1人,则选择幼儿组报名)。

3.年龄分类:

幼儿(4-6岁)、少儿(7-9岁)、少年(10-13岁)、青少年(14-17岁)、高校/青年(18岁—35岁) 。

4.作品要求:

(1)题材不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光辉成就,讲述八桂大地民族团结、边疆安稳、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故事,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提倡守正创新,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2)尽量减少与节目无关的炫技性高难度技术技巧动作,以避免可能对造成对参赛者身心健康的伤害。

(3)时长要求:

①舞蹈剧目未成年:1-7人,表演时长不超过3分钟;群舞(8人以上,表演时长不超过4分钟,违反扣0.02分,纯原创节目除外);

②高校/青年单双三剧目不超过3分钟,群舞剧目(不超过6.5分钟);

鼓励原创:鼓励群舞原创,1-7人舞不加原创分,8人大群舞确认原创可加0.05分(仅8人以上的中国舞类能申报原创,舞蹈原创标准:音乐、舞蹈段与原版相似度不超过20%,谎报扣0.2),优秀原创作品可在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美中国》栏目组播出。